青岛网讯欢迎您!

青岛网讯
青岛网讯 > 资讯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2020-10-31 08:34:28
来源:互联网
阅读:-

3 月 4 号同步上映的迪士尼最新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已经在全球疯狂席卷四亿三千万美元票房,专业影评人网站烂番茄好评度 99%,豆瓣 17 万人打分 9.4/10,跻身全球最大电影数据库 IMDb ...

3 月 4 号同步上映的迪士尼最新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已经在全球疯狂席卷四亿三千万美元票房,专业影评人网站烂番茄好评度 99%,豆瓣 17 万人打分 9.4/10,跻身全球最大电影数据库 IMDb Top250 等等等等。在围观动物们的现代都市生活时,你有没有发现 Google 在里面小小地植入了一下?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这部电影的核心议题,就是讨论「如何面对不同」。很有趣的是,最近拿到的 Xplay5 身上也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困惑。

a. 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回答「要往哪去」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Xplay5 初上手,会让人感觉这是一部很奇怪的手机。手机的正面和背面,仿佛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手机。这也难怪,Xplay 系列两年半未更新,产品肯定推倒重来过至少一次(放出过一张结构类 iPhone 4的泄露图)。背面是全金属,和 vivo 的 X 系列旗舰保持了一致,两条细细的注塑带让背部的金属占比高达 98% 以上。金属表面使用了目数极高的喷砂处理,带来了非常细腻的手感的同时,哑光的效果也使得机器背面非常的保守和沉稳。同时,很遗憾地,Xplay5 似乎没有很好地做抗污处理,金属背面非常容易脏,在拍摄过程中反复清洁所花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金属机身产品,建议还是上保护壳吧。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但反转过来,Xplay5 使用了和 Galaxy S6 Edge 类似的双边曲面屏(5.43 寸 2K 分辨率,应该和 BlackBerry Priv 找三星定制的那块屏是同一批),这个外形是一个很外放的设计,这就和背面的收敛感产生了矛盾…… 作为对比,无论是去年的 S6 Edge 还是今年的 S7 Edge,双面玻璃 + 金属中框更多的是一种「玉镶嵌」的结构,尽可能地释放了玻璃边缘的圆润感,因此整体的通透性和一致性都要更好。当然,Xplay5 这种在设计上的取舍和它的目标客群不无关系,线下用户对于金属材质的档次判断,还是要高过玻璃,相信这也是在经历 X5Pro 之后 vivo 总结出的经验。这也是在渲染图放出的时候,我第一眼就感觉它「正面像三星背面像苹果」的原因所在。S7 的中国发布会上我有带着 Xplay5,看到的三星相关人员表示对 vivo 刮目相看——虽然屏幕是从他们那里采购的,但国产厂商在第一次上手曲面时就能够处理好结构和接合细节,这有点超出他们的预料。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Xplay5 在细节上有注意到握持的舒适性,背面面积内收,使得产品横截面的下半部分看起来像是一个倒梯形,更贴合手部握持的曲线。但由于正面的曲面屏边缘也向背部延伸,导致侧面边框上,正面和背面相交出一个很大的钝角,相比普通手机垂直的侧面就不够友好了。整台手机从结构上,有点像一只盘子里倒扣了一只稍小的盘子。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由于全金属背面 + 极细注塑条的使用,使得 Xplay5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带有 NFC 功能了(iPhone 6 在多天线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让 NFC 复用高频天线,然而 Xplay5 只切了上下两块)。在 Apple Pay Samsung Pay 纷纷登场、手机支付大热的当下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不过考虑线下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一线城市以外的消费者对于手机支付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手机本身作为支付介质的非接触支付方式在用户认知中的普及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以这样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客群的 Xplay5 做出如此取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还有下了血本宣传、普及度更高的支付宝 / 微信扫码支付嘛。

从 Xplay5 的最终设计,可以清楚地倒推回「它从哪来」,但很遗憾的是,这回答不了「要往哪去」。这涉及到软件层面的一些细节,后面再展开讨论。

b. 配置的锦衣,要穿给懂的人看

Xplay5 发布前一个很大的卖点就是「怪兽配置」,无论是骁龙 820 处理器还是 6GB 内存亦或是 128G 存储都是拍出来响当当的家伙。但是线下销售和线上有很大差别。线上你说骁龙 820,消费者选中关键词右键搜索就知道这是旗舰,但线下的消费者还是更吃「8 核心 64 位最高 1.8Ghz」这种绝对参数,什么自研核心什么先进架构他们是不买账的。这也许可以回答为什么骁龙 820+6G 的旗舰版产量很少,而给媒体的送测产品全都是骁龙 652+4G 的标准版。而根据官方消息,标准版 Xplay5 将于明天(3 月 16 日)公开发售。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多达 44 页的线下专卖店,总数量在 500 家以上,这还只是官方体验中心……)

Xplay 系列作为 vivo 的旗舰影音系列,配置选择上始终比作为主打的 X 系列要豪奢一些。当然,在线下的推销方式下,「8 核心 64 位最高 2Ghz」是不是让骁龙 615 看起来也颇可以一战了呢?这也是 vivo 和 OPPO 可以把千元级别的核心配置在线下以 2000 + 的价格卖得风生水起的原因之一。去掉核心配置,Xplay 身上仍有满满的硬通货:128G 存储,2K Amoled 屏,指纹识别,快充,IMX298 图像传感器(1/2.8 英寸,像素尺寸 1.12um,RGBW 四色感光,相位对焦),双卡全网通(支持 CA 和 VoLTE),802.11ac 双天线 MIMO WIFI,当然还有 Hi-Fi 音质的保证独立 DAC CS4398 + 专业运放 AD45257。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强劲的 A72 架构,单核性能超过高通上一代旗舰骁龙 805 的自研核心 Krait 450,以及骁龙 810 和三星 Exynos 7420 的 A57 架构)

以标准版骁龙 652+4G 来说:骁龙 652 是一颗新架构 SoC,原本是和骁龙 616、617 它们差不多一起推出的(也因此是 28nm 的生产工艺),刚开始型号是骁龙 618/620,但由于采用的 A72 大核表现优异,于是高通再次使用改名大法,型号改为骁龙 650/652,避免消费者看轻。骁龙 652 是 4xA72@1.8G+4xA53@1.4G,而 650 则少两颗 A72 大核。实际使用发现,Xplay5 的核心调用策略非常保守,不知道是高通在 810 上吃了苦头吓坏了,还是 vivo 自己不敢用,即使设置为性能模式、用跑分软件强超,骁龙 652 始终是四颗小核满载、大核只开一颗(固件版本 1.12.1,最新版的 1.12.7 已经可以 8 核全开)。不过除了在同时安装多个 App 的极限情况下会导致前台反应迟缓,整体的性能表现是令人满意的。而这种保守的核心策略带来的好处是,发热控制非常理想,多次跑分后金属机身只是温热,并不到发烫的程度。

摄像头方面,Xplay5 的后摄像头传感器是 Sony IMX298,这颗传感器目前只有华为 Mate 8 和小米 5 在使用。不过很遗憾的是,Xplay5 没有像另外两款一样采用光学防抖,而是提供了软件优化的「快拍」功能。IMX298 身上同时搭载了两个卖点,一个是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过的相位对焦,另外一个就是 RGBW 像素排列。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作为「感光」元件的图像传感器和作为「发光」元件的屏幕,其原理是不同的。对于屏幕来说,普遍的情况是每一个像素中包含红绿蓝三色的子像素,这三个子像素分别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组合起来就可以让这个像素显示某一种颜色。也就是说,在 1080P 屏幕上,一共有 1920x1080x3 个可以单独调节亮度的像素点,从而显示 1920x1080 个任意颜色的像素点。但一块 1600 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是真的只有 1600 万个感光点,其中绿色感光点有 800 万个(50%,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所以绿色感光点比较多),红色和蓝色各有 400 万个(25%)。每个感光点上的色彩滤镜会过滤掉照射到上面的可见光中的大部分,只允许与滤镜颜色相同的光透过,进而刺激光电二极管产生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也就是说,每个像素点记录的只是自己位置上光的明暗的数据。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这样得到的照片按理说是黑白的啊?这个时候就要拜耳阵列(也就是 RGBG 阵列,Red-Green-Blue-Green)出手了。每个像素点是一个亮度数据,而这个像素点只有一种颜色,那么这个点上就记录到了一个原色的值。照到这个像素和它周围像素的光是一样的,而它周围的像素点可以获取到光的其他两个原色的值,那么它就可以据此「猜测」自己这个点上其他两种原色的值。比如我们知道「黄色 = 0% 的蓝色 + 100% 的绿色 + 100% 的红色」,当一个蓝色的像素发现自己得到的亮度是 0、而相邻的绿色和红色像素得到的亮度值是 100,那么它就可以猜测出自己的颜色是「黄色」。当然算法远没有这么简单(每颗像素周围可不止两颗像素,这也是 ISP 算法对画质影响很大的原因),但道理是类似的。每个单色的像素都是靠「猜」来给出落在自己身上的光的真正颜色。这也是为什么如果算法优化不好,拍摄夜晚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噪点:光线不足的时候,像素们得到的亮度数据都很低、差别都很小,互相之间算来算去就会乱猜出并不存在的颜色,这就是噪点啦。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改善光线明暗的数据,也就是要获得更多的光。为了获得亮度信号,每种颜色的像素都滤掉了另两种颜色的光,这就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亮度。于是一种新的像素阵列被发明出来,这就是 RGBW 阵列(Red-Green-Blue-White)。原本相邻的四颗像素都只记录了三份之一的亮度,现在把其中一颗像素的滤镜拿掉,让它可以感受全部亮度的光,那不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亮度数据了吗?这也是 RGBW 诞生的意义:通过把其中一颗像素替换成全透光的白色像素,使得整块传感器得到更多的光信号,也就有更好的夜景拍摄效果。使用了 IMX298 的 Xplay5 有一个快拍的功能,就是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记录更锐利的图像。而提高快门速度的同时没有损失掉成片亮度,一大功臣就是背后的 RGBW 阵列了。只可惜由于光学防抖的缺席,Xplay5 的表现相比使用相同图像传感器的竞品并没有优势,和使用了自家 ISP 的 Mate 8 半斤八两。明明只差临门一脚啊……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充电和续航方面,前 80% 大概每分钟能充入 1.5%,对于一块 3600mAh 的大电池来说,100 分钟左右的充电时间比较不错,而且这可以换来中等使用强度下 8 个小时的亮屏时间,对于 2K Amoled 屏来说算是中上。不过充电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发热比较大,这大概和采用了高通的快充方案脱不了关系——QC 的高压快充需要在手机内经过一个压降,也带来一些电能转换的损耗。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除了上面这些响当当的配置,Xplay5 的一些细节就有点感觉对不起它的价格:比如卡槽是反向的,手机正面朝上弹出的话 SIM 就会掉出来(卡槽正反面还分别写了「此面背屏」「此面朝屏」,又好气又好笑);比如作为影音旗舰产品,却仅仅使用了单声道扬声器,而且底部扬声器和麦克风开孔不对称(这个我实在理解不能,美工孔为什么都要省);比如使用了电容触摸键,但按键竟然没有背光;比如不知道是元件品质问题还是色彩方案欠缺调教,屏幕在低亮度下明显偏红,并且在正常亮度下、显示低亮度图片的区域同样如此;再比如曲面屏使得 Xplay5 比同比例平面手机更宽,但指纹传感器的位置并没有稍微下移,食指够起来稍稍有些不变…… 我敢打赌这些细节没有任何一点会影响线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看到其他竞品都知道避开的细节问题,还是让 Xplay5 面对 3688 的价格不够硬气。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说到价格,尤其要点一下 Xplay5 的包装。作为走线下渠道的产品,vivo 的包装一向是比较铺张,但 Xplay5 好大的一个盒子里并没有给人带来豪气的感觉,说明书和配件的包装都相当普通,甚至一沓厚厚的纸质文书(线下渠道产品特色)都没有专门的包装盒。包装是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按理说 vivo 知道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抠门的,要不学习一下华为 mate 系列吧。配件方面,除了卡针稍稍有些姿色(充满了「机能美」),其他配件都不太好看,快充头是浓浓的苹果风格而且插脚同样不能折叠,数据线则是 Nokia 旧款样式换成白色,而且没有为了快充加粗。

消费者走进店里听售货员介绍产品的时候,和相亲的人第一眼相互打量是一样的,配置表就是相亲对象的衣着打扮。Xplay5 的配置选择可以看到线下品牌一贯的风格,但并没有带来更多突破。考虑到 vivo 决定跨入 3k-4k 档的野心,这样的搭配或许对线下用户来说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加上产品细节和包装上的失误,一张看起来很科幻的曲面屏可能并不能帮助 Xplay5 守好原本属于它的旗舰王座。

c. 点亮硬件的灵魂是软件

线下品牌的软件始终是很难评论的一点,一方面由于各种「本土化用户需求」,各家都会搞出一堆对应的功能优化,比如更换主题、显示内存用量、一键清理后台之类的东西,vivo 的 funtouch 也都带齐了;另一方面,由于线下用户本身的认知水平,线下品牌的设计美感都始终徘徊在不及格的边缘。在这方面,vivo 的槽点有点多,而且和其他专攻线下的竞品问题还不同:别家虽然设计感上有滞后(比如直到现在还在死守「拟物的品质感」,看起来相当陈旧),但好歹是风格自成一体;但 vivo 的软件用起来就像在用没电的剃须刀,时不时就被夹痛……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Android 风格的图标 + iOS 风格的通知栏)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在单卡的情况下,状态栏上最多可能出现 3 个和蜂窝网络相关的标志)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首先,风格上 vivo 的 funtouch OS 来了个大混搭,夹杂着 iOS 7 的抽象风和 Android L 的拟真风,偶尔还会蹦出几个 Android 4.0 的 Holo 控件…… 然后,最基本的排版相当让人捉急,最明显的就是通知栏,怎么看怎么难受(建议产品经理读一读《写给大家的设计书》);再有,同样是各种细节毛刺,比如稍微压缩了状态栏宽度(可能是高分屏的 DPI 配置没调好),导致信号柱标志压到底边很别扭(看下图);比如在插入电信卡的时候,由于 SVLTE 待机方案,状态栏会显示 2G 和 4G 俩信号柱,而如果没有连接 WIFI 的话还会在 WIFI 标志的位置显示一个单独的 4G/3G 标志,实在是崩溃;比如后台管理放在了类似 iOS 控制中心的上划菜单中,但对 App 图标上划是关掉 app,下滑却并不是常见的反向操作「锁定以避免一键清除」(实际是长按然后点击弹出的「加入白名单」)。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说到任务管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槽点:各家都已经在推送 Android 6.0 的系统升级了,Xplay5 的电容键图案还是 Android 2.3 样式,并且还保留着 2.X 的菜单键。在现在的第三方 apps 设计下,菜单键的功能已经非常稀薄,并且存在这颗实体菜单键后,很多菜单的入口会自动折叠,导致普通用户很难发现;而原本多任务键的功能,则需要从屏幕下方上划菜单(或者长按 Home 键)这种繁琐的操作才能实现。把多任务键的功能还给多任务这种一个更新就能解决的事情还是尽早跟上来吧,或者至少提供个开关给用户选择?

还有一些设计细节明显是产品经理不及格,比如不彻底的多语言化(系统自带英文,设置后仍然会在多处界面出现中文);比如弹窗按钮的确认都在左边(设计的原则是,把你希望用户按的那个按钮放在右边,这样用户在读完之后就不用把视线折回去做选择);比如长按图标会进入类似 iOS 的删除 apps 模式,而删文件夹中 apps 到剩下最后一个,文件夹会直接消失(正常逻辑应该是保留文件夹只剩这一个 app 的状态,退出编辑模式之后再自动从文件夹中提出来) ;比如 recovery 里有一个修复模式,类似于 Mac 电脑的选择引导分区,可以选择 WIFI 接入点下载固件修复。这原本是非常棒的想法,但如果检测到系统版本是最新的话就什么也不能做,如果系统不稳定想要用这个功能修复的话完全没有卵用啊,不是应该不管怎样都提示下载完整版固件以便修复吗?比如明明在 recovery 里选择了抹除全部用户数据,可是存储根目录中的很多私人文件仍然好好的保留着;比如 vivo 学线上品牌搞社区,注册 vivo 帐号的时候可以使用 Gmail 邮箱,但当点进社区的时候就提示非法邮箱域名不断重定向,马蛋能不能在注册的时候就限制 Gmail 结尾的邮箱做帐号?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简单易用的应用双开:长按任意图标进入编辑模式,图标左上角的【X】是卸载,如果应用支持双开会在右下角出现一个【+】,点击后会多出一个以【II · 】为前缀的相同图标,就是双开的第二个应用。)

前面说了,由于面向线下用户,funtouch OS 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功能优化,比如上划快捷菜单中有微信扫一扫的入口,比如相机可以直接拍摄小视频然后微信中(在微信取消了下拉拍摄小视频的入口之后很多用户感到困扰),比如国产软件一贯的自带权限管理和后台控制(vivo 还专门讲了说 Xplay5 的后台控制有「智慧引擎」,会自动学习用户习惯来约数后台行为,实际使用真的没感觉有啥区别,毕竟 4G 大内存哪);比如「应用多开」,可以很简单地在同一部手机上同时登录两个微信、两个 QQ,工作一个号生活一个号的国内用户非常有用的一个功能。另外就是,以 Android 5.1.1 为基础的 Funtouch OS 2.5,动效调教得非常好,单单这一项大概可以给软件体验补回 10 分。不过这些功能对于稍微高阶一些的用户来说就没有什么用处(而且还会闹心,比如权限管理是 i 管家这个 app 的一个功能,但要启用 i 管家就必须同意它读取通讯录和短信,霸道总裁助理吗);另外很正常的,我试着安装 Gapps,funtouch OS 自带了 Google 服务框架,官方商店可以下载 Google 服务组件和 Google Play 商店(版本竟然是 4.x,最新的已经是 6.x 啊喂),但是在 Play 商店下载或者更新应用却始终失败,提示错误 976,我来来回回折腾替换了好几个组件版本也没搞定,放弃了。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最重要的放在最后,就是曲面屏的适配问题。我这么说吧:如果将来 Xplay5 适配了 CM,你可以第一时间刷入,什么体验也不会损失的——因为 funtouch OS 根本没有对曲面屏做任何功能适配。这一点就是我在设计中讲到的,你根本不知道 Xplay5「要往哪去」。iPhone 的设计理念是,先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信息过载),然后考虑用什么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比如 3D Touch),然后做出了最终的产品(iPhone 6s);三星则是反过来的顺序,它不知道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S7 的宣传 slogan 是「rethink what a phone can do」),然而其强势的技术研发部门已经遥遥领先地拿出了技术的改良进化(比如 Amoled 柔性屏幕),然后三星用在手机上,开始考虑可以用它来做什么(S7 Edge 不断丰富的边缘应用 People Edge 什么的)。而 Xplay5 即不知道要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使用曲面屏,也没有再使用曲面屏之后为其加上任何功能,完全就是拿着曲面屏当作卖点和噱头而已。可问题是,这曲面屏也是从三星那里采购的,不是 vivo 自己的啊……

曲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不间断曲线代替了屏幕的侧楞,这使得一切从屏幕边缘滑动的操作都拥有了无比顺滑和流畅的手感。以此为出发点,曲屏的应用可以有以下几种应用:

1. 通知中心

通知栏下拉一直是大屏 Android 手机的一大痛点,而诸多第三方 ROM 也想了很多方法来改善,比如从屏幕中间下滑即可唤出,比如按下(在桌面时没用的)菜单键展开等等。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四年半之前就已经有解决方案了,就是最先把 2.5D 曲面应用在手机上的 Nokia N9 及其搭载的 Meego 系统。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在主界面上左右滑动,即可在通知中心——主屏幕——多任务管理三个界面之间切换,也因此 N9 正面完全没有任何按钮,这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设计。

而除了 N9 的通知中心,Google 自己的桌面启动器 Google Now Launcher 也有充分利用滑动手势。在桌面首屏继续向左滑动,就会出现 Google Now 的界面,这里存放着各种卡片形态的消息集合。而国内很多 ROM 也有类似的设计,只不过里面放的东西不同,他们把这一屏叫做「负一屏」。如果 Xplay5 可以把通知栏放在负一屏的位置,转而把类 iOS 的单层桌面改为 Android 原生的竖排样式,通知的唤出便捷度会通过曲屏和滑动手势大大提升。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2. 应用抽屉

在上图中你可以看到画面左上角的按钮,图案是三条横线。这个按钮叫做「汉堡键」,按下(或者从左侧拉出)之后会展开一个菜单,这就是符合 Android 设计规范的其中一种导航结构:应用抽屉(Drawer)。实际上抽屉结构在 Android 和 iOS 中均有存在(iOS 中叫做 sidebar 侧栏),只不过细节上稍有差异。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抽屉导航的优势在于目录不会占用屏幕空间(相比顶部 Tab 或者底部 Tab),缺点就是可见性很差,如果没有引导的话用户比较难以察觉。而这是曲面屏发挥的另一个优势:无论如何,曲边区域是无法正常显示内容的,那么如果应用使用抽屉结构、而把抽屉界面在曲边上露出一条,那么就可以在充分利用抽屉导航优势的情况下避开其可见性的劣势(反正无论如何,曲边上的显示面积也是无法正常阅读的)。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3. 滑动返回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滑动返回是 iOS 7 中引入的手势操作,目的是为了解决 iPhone 5 尺寸变长之后、应用左上角的返回按钮不好按的问题。但 Android 有一个始终在操作范围内的返回键,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右滑返回的确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手势,因此一些 Android 应用也有引用。如果 Xplay5 要利用曲面屏的话,为其加上全局的右滑返回也是个好事啊(虽然在 Xplay5 的物理宽度下,右滑返回在单手操作下并不友好)。

4. 快速滚动栏

这是在使用 Galaxy Note Edge 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体验,曲面使得快速滚动栏的滑动手感十分优秀,微微有点上瘾。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快速滚动栏就是列表型的界面上右侧的滑动条,按住之后上下滑动可以使得屏幕内容快速地反向滚动,用于快速定位到长条形页面的某个位置非常方便。曲屏的快速滚动栏刚好在屏幕的边缘,手指上下滑动时就像在摸索玉的圆润边缘,非常舒适的操作。在手机屏幕上阅读文章、查看微博时间线等等时,受限于屏幕面积,要滚动到内容的某个位置往往要操作好几次,非常繁琐。如果可以从曲屏边缘向内滑动拖出一个滑竿,然后滑动滑竿代替屏幕的快速滚动的话,操作效率和操作便捷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仅仅是我能够想到的曲屏利用方法,而 vivo 在 Xplay5 上是如何利用曲屏的呢?我只发现了两个:一个是解锁屏幕时的动画效果: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另外一个就是模仿三星曲面的来电提醒效果:

且不说在功能上充分利用曲面,或许可以先考虑如何优化曲屏上的 UI 表现?得益于 Xplay5 的宽边框,曲屏并没有很明显地影响屏幕观看效果,大致相当于额外增加了分辨率用于屏幕弯曲部分的 Galaxy Note Edge 的程度;但界面设计上,原本 funtouch OS 让人不甚满意的排版细节缺点在曲屏上被放大了,比如短信列表没有在两端足够留白,导致文字在曲面上扭曲;比如桌面图标并没有调整间距,导致边缘的图标距离曲屏边缘空间太大,显得图标与图标之间挤作一团…… 好在 Xplay5 的软件更新非常频繁,到手的 1.12.1 已经经过 3 次更新变为了 1.12.7,也许后面曲屏的应用会渐渐丰富起来也说不定?

funtouch 在整体设计上的表现说明了 vivo 缺少一个核心人物来树立和统领整个界面风格走向,这是团队缺少的灵魂;而在细节功能上的欠缺则说明产品经理敏感度不高把控力不强,这是产品实现上缺少的灵魂;而最重要的,vivo 的 funtouch OS 始终是在功能补强,策略上属于哪里漏水哪里补,而曲面的利用显然并不在修补列表上。没有软件支持的硬件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面对消费者时很难产生吸引力和粘性,这是 Xplay5 最大的问题。

d. Hi-Fi:无镡之剑不驭其锋

音质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对此知之甚少的我就不妄言了,还请大家关注其他专业人士的音频报告。但在易用性表现上,Xplay5 是否能跟上脚步呢?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内容库接入虾米,正确拉取了歌手照片和专辑封面)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首先,Xplay5 的 Hi-Fi 效果只能在系统自带音乐播放器下开启,因此如果你使用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内容平台,需要先手动下载音乐文件、使用内置播放器播放;其次,Hi-Fi 效果只在耳机插入时才能启用,因此对于线下用户非常喜欢的外放,Hi-Fi 无法起到助力作用。vivo 的内置播放器和其他家一样与第三方内容平台合作,接入方是虾米音乐,音乐文件可直接下载,保存路径为「\ 内部存储设备 \ i 音乐 \ 歌曲」,非常直白。下载文件的码流率多 128/160kbps,鲜见 256kbps 及以上。

格式支持方面,官网参数标注的是「MP3/APE/FLAC/WMA/WAV/AAC/OGG/M4A」,这里选取 APE、M4A 和 WAV 三种格式来做测试。APE 是很多流行音乐专辑分享用的无损压缩格式,优点是可以整张专辑打包成一个文件,加上一个 cue 文件即可自动分段。M4A 是 iTunes 音乐商店销售的音乐所使用的格式,在 Apple 取消 DRM 保护后在网络上很容易获取,欧美音乐资源大多是这个格式;而 WAV 则是音乐 CD 抓取的原始格式,古典乐、器乐演奏文件大多是这个格式。

由于无损音乐文件一般很大(单张专辑在 300-600M 不等),因此文件的拷贝速度是最先影响到的体验。Xplay5 两个版本均配备了豪奢的 128G 存储(实际可用 110G),UFS 2.0 保证了存储的速度。按照线下消费者的习惯直接使用文件管理器拖拽拷贝,无论是大文件(400-700M 不等)还是多个小文件混杂拷贝(单个文件 4-10M),拷贝速度都可以保证在 15M/s-25M/s,也就是说单张专辑在 30 秒之内就可以拷贝完成,而一部 720P MKV 电影也可以在一分半内搞定,非常理想。

拷贝完成之后,就到了格式支持环节。本次选择了五月天《时光机》专辑(单个 APE)、《我为歌狂》OST(切分 APE)、《山楂树之恋》OST(单个 WAV)、《Titanic》OST(切分 WAV)、《Bombshell》(多个 M4V)、《The Warblers》(多个 M4V)几张专辑进行测试,同时使用锤子 T2 和 VLC 播放器来排除文件兼容性问题。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可以正确识别并切分 cue 脚本备注的单文件专辑,但已经拉取到的唱片封面却不会在这里显示)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明明正确识别的 cue 分割,在曲库中被当一整个文件)

首先,在正确切分单文件专辑方面,Xplay5 的表现相当出色,被测试的 4 张单文件专辑都正常按照 cue 脚本切分为单曲(而其中有两张在 T2 上被当作单个长文件)。其次,在多格式播放测试中,除了多 WAV 文件的《Titanic》外其他专辑都可以正常播放(Titanic 只有在 VLC 播放器中可以正常播放,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 T2 和 Z5P 上);再有,文件内嵌的 ID3 信息 Xplay5 都很正确地读出了,包括 m4v 文件中内嵌的专辑封面。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另外一个用户很看重的功能,就是从平台数据库拉取专辑封面、歌词信息甚至补全 ID3 信息。得益于虾米庞大的数据库,Xplay5 基本上可以正确地获取到专辑封面(并且在歌手列表还单独下拉了与专辑封面不同的歌手图片)。而对于像五月天这种耳熟能详的大众音乐,Xplay5 也可以正常地配上对应的 lrc 歌词。对于无法自动匹配歌词的曲目,还可以在原本显示歌词的页面点击搜索歌词,修改关键词手动匹配(还可同时修改封面匹配)。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而从这里开始,vivo 再次犯了各种不走心的毛病:比如明明读出了 cue 切分,但添加到曲库的时候还是一整个的;比如明明从虾米拉了专辑封面,但在某些地方就是要显示默认图案;比如在 cue 歌单里的专辑可以正确切分但不能拉取封面和歌词(包括手动),而在曲库里则刚好相反,可以拉取歌词但不能正确切分;至于部分曲目明明只是点手动「搜索词图 - 确定 - 完成」就能匹配上的默认歌词,它就是懒得替你搞定……

一柄宝剑,除了剑刃和剑柄之外,镡(剑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隔开锋利的剑刃和剑柄,保护持剑的手。而剑鼻的图案,也成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象征。强悍的 DAC 芯片是 Xplay 的剑锋,全功能的播放器是 Xplay 的剑刃,那么上面缺失的这些产品细节就是不见了的剑鼻。没有剑鼻,如何把剑用得顺手呢?而不把这些缺失都补全,Xplay5 又如何真正成为趁手的 Hi-Fi 利器呢?

e.「进化」的同时不能「遗忘」

回头看 Xplay3s,这款产品在设计上的完整性是相当高的,而彼时业界才刚刚开始从塑料向玻璃、向金属材质迁移,Xplay3s 无疑是领先的。可惜的是在整个系列沉寂了两年多以后,行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X 系列成为 vivo 的 Hi-Fi 新标志之后,原本的 Xplay 系列处境变得有些尴尬。这次推出的 Xplay5,如果把它作为 X 系列的最新作 X7 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另外,vivo 在音质上的努力和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以系统的完成度,真的能吸引到挑剔的高端音乐爱好者吗?

锦衣夜行的Xplay5:上手和反思

(vivo 去年斥巨资在电影《火星救援》中植入以求打开国际市场,然而如果不提醒的话你有注意到吗……)

这就回到了文章一开始的问题:以产品的差异性来说,配备了曲面屏的 Xplay 是国产品牌的第一个,是线下消费者可以接触到的两个选择之一,由硬件本身带来的区别度绝对是耀眼的。但手机作为一个高集成性的设备,本身就无法给予外观任性发挥的自由度。很多段子常常嘲笑现在的手机全都是一个模样缺少差异化,但这正是进化的结果啊。屏幕承担了输入和输入两个最主要的功能,是手机上最频繁使用的部分,按照进化论用进废退的观点,屏幕成为主体、其他部分被压缩不恰恰是进化的必然吗?而同样由于「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一个毫无功能性、单单只是好看的设计,必将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样的例子在腥风血雨的市场上还少见吗?

手机由于其大众消费品的基本属性决定,其设计并不像艺术品那样可以随意和任性。手机的设计目的也并不是挑战小众审美的极限,而是适应其功能发展与演进、满足大众审美的需要。「多样性」是推动进化的原动力,但仅仅「为不同而不同」,又是否能够应对市场的残酷审判呢?

这不仅仅是准备打开钱包的消费者要思考的问题。

推荐阅读:合肥网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与青岛网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